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学者认为“春秋霸主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央后的大混乱。”该观点反映出(    )
    A: 春秋时期周天子不复存在
    B: 春秋时期社会思想大繁荣
    C: 春秋争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 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出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信息是(    )

    图片_x0020_1358059918

    A: 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B: 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
    C: 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
    D: 各诸侯国变法图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哪位政治家进行了改革?结果怎样?
    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改革家又是谁?这次改革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结合以上两次改革,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其中首霸中原的是(    )
    A: 齐桓公
    B: 秦穆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图三 秦朝形势图

    图四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根据图一、图二信息,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图三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概括从图一到图三历史发展的趋势。
    西晋时期迁入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还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这段话说明了齐桓公称霸的(   )
    A: 原因
    B: 经过
    C: 结果
    D: 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从西周时期的“千耦其耘”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个体农耕”主要是因为(   )
    A: 土地面积越来越大
    B: 人民素质越来越高
    C: 磨制石器代替了打制石器
    D: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既是分裂动荡、诸侯群雄纷争的时期,又被称为大创造、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春秋后期,哪两个生产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中,“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强大的诸侯之间展开激烈争斗,相继称霸。请写出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两例即可。
    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这一变法中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项措施?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哪一项措施?
    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商君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延边州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9.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社会秩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材料二  秦国是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商鞅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了秦始皇的霸王之业。

    材料三  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佥,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而这要不忘“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

    材料一中“旧的社会秩序”和“新的社会秩序”分别指的是什么?春秋时期,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并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你认为商鞅和张骞这两位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仅题的上关键,传经济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  《汉书·食货志》记載,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材料四  “至于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读材料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是什么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材料二反映的秦国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中的“上”是谁?他和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改变了材料三中所述的这种景象?由此而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材料四反映的是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