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同学们在探究“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这一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春秋晚期出现了铁器和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B: 北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C: 唐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
    D: 明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2. 鼎,作为礼器,是传国重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不可僭越。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使用了九个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分封制有所动摇
    B: 青铜器铸造水平提高
    C: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鼎不再是礼器的象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从如图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4. 对比如图两幅历史地图,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

    A: 思想大繁荣
    B: 生产大发展
    C: 战乱中孕育统一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农业产量的提高
    B: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6.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下面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B: 各诸侯国之间发生了残酷的战争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思想学术繁荣各国竞相变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联考二模试卷
  • 7.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据材料一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方框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材料四反映西晋末年的历史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 8.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9.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C: 铁梨铧
    D: (青)铜铲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苏州市市区联考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10. 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部分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