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日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2.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A: 废除了贵族特权
    B: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打破了 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宋襄公
    B: 齐桓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个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诸侯争霸
    B: 走向统一
    C: 战争频繁
    D: 国家消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
  • 6.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并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铁器、农耕的使用
    B: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
  • 7.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列成语所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朝秦暮楚    ②问鼎中原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淝水之战
  • 8.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战争频繁
    B: 走向统一
    C: 诸侯争霸
    D: 王室衰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里的“鼎”有着丰富的政治含义,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 立国礼器,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C: 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 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10.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墨子──“兼爱”“非攻”
    B: 韩非──“春秋无义战”
    C: 庄子──“无为而治”
    D: 荀子──“礼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