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魏国是战国前期的超级强国。它的开国国君魏斯,一连任用了三位人物,即李悝、 西门豹、吴起,他们的变革使魏国变得富裕而强大。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出援军,总司令田忌,参谋长孙膑,采取攻 击敌人所必救的战略,统率齐兵团直接进入魏国本土。庞涓果然回救,在桂陵陷入埋伏, 大败而归。桂林之战使魏军受到重创,魏国的霸权遭到削弱,提升了齐国的威望。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①魏国是春秋前期的超级强国。

    ②魏国是通过一系列变革而强大起来的。

    ③桂陵之战是在赵、魏之间展开的。

    ④桂陵之战使魏国霸权地位丧失。

    ⑤“围魏救赵”的军事策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2. 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国不包括(  )
    A: 齐国
    B: 晋国
    C: 楚国
    D: 燕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3.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国人暴动
    B: 周平王东迁洛邑
    C: 齐桓公成为霸王
    D: 韩赵魏三家分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广南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6. 犬戎之乱后的镐京残破狼藉,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为了便于研究这段历史,史学家将它划分为两个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    )
    A: 西周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战国时期
    D: 春秋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广南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7.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富国强兵
    D: 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广南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
  • 8. 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桂陵之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
  • 9.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事在四方,以法治国;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请写出材料二中“商鞅之法”政治方面的内容(写两点)。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
  • 10. 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诸侯国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
    C: 历史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起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