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
    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统一的时间?有何意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理念的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阿房宫
    D: 秦始皇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

    ——《史记·河渠书》

    材料二:(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一中的“蜀守冰”是哪一历史人物?“此渠”是指哪一水利工程?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此渠”有什么历史作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新前程美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史记》中记载∶"蜀守(_____)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_____)处应填的人物是(   )
    A: 毕昇
    B: 蔡伦
    C: 祖冲之
    D: 李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科监测试卷
  • 5.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期,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B: 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C: 诸侯争霸贯穿始终
    D: 诸侯与周王和谐共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科监测试卷
  • 6.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科监测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385 年,秦献公夺取政权,接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户籍制度,建立了四个县,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后来的商鞅变法做了准备。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进行改革。就在此时,商鞅来到秦国。他以"强国之术"说服了孝公,孝公让他主持变法。

    材料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商鞅被旧贵族"车裂"而死。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主持变法的有利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并说出你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科监测试卷
  • 8. 学校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她的名字是(   )
    A: 秦燕
    B: 齐楚
    C: 齐燕
    D: 秦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某处名胜古迹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该对联中的“太守”主持了(   )
    A: 黄河的治理
    B: 灵渠的开凿
    C: 都江堰的修建
    D: 大运河的开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近年来,某县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倡导经典诵读。其中“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齐、楚、燕、秦、赵、魏、韩
    B: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晋、楚、齐、燕、韩、魏、赵
    D: 吴、楚、秦、燕、赵、魏、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