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体现在张扬人的个性和维护人的尊严上。 当中世纪神秘主义隐退后,探险家出现了,这些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借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69年欧共体各国开始了政治合作的努力;1993 年《政治联盟条约》提出欧洲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该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组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摘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六:21世纪是一个有巨大挑战性的世纪……是充满一切可能的世纪。可能性要想成为现实,要靠具有崇高品质并且富有聪明才智的人类去创造它。
——摘海斯等《全球通史》)
……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
图一中国抗战伤亡和损失数据
图二“两弹一星”元勋
图三―中国“新方案”
图四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商鞅指出:“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补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汉文帝下诏说:“夫农,夭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染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图1伏尔加地区饿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图2美国奶农倒掉牛奶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材料一: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
——摘编自《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便“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进行消化和进化,乃至超越……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年)——小康(到2000年)——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三步走的战略。
——摘编自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光明日报《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