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史料
|
解读
|
1
|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
卫鞅认为: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孝公认同了卫鞅的观点,实行变法。
|
2
|
①奖励军功,发展武备,平民可因军功拜府。
②普遍推行县制,其官员受君主任免,集权于朝延。
③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生产栗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
|
左边变法措施中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的是______,利于经济发展的是______。(每项选填一个序号)
|
3
|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
左边史料反映的改革施是____④____
|
4
|
秦孝公保肴、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强兵,长雄诸侯。……,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史记》
|
依据左边划线部分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次变法的影响是___⑤____
|
5
|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壬寅,(孝文
帝)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
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
左边史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有:穿汉服、____⑥____
|
6
|
魏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
史料反映了魏帝为巩固统治,革除鲜卑故习,学习汉族礼仪文化,使鲜卑族汉化的史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