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在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    )
    A: 确立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检测卷(一)
  • 2.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荒。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四:1933~1937 年,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和植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为解决材料三中的危机,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给我们什么启示?
    根据材料四回答,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任答两条即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检测卷(一)
  • 3.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

    ①桂陵战役

    ②马陵之战

    ③牧野之战

    ④长平之战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難,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都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据材料指出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某校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根据战国后期不同诸侯国国君和贵族的权力大小及等级划分状况, 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该图说明(    )

     

    A: 东方诸国等级差异明显
    B: 秦国社会性质与众不同
    C: 秦国君主集权程度较高
    D: 官僚制度得到普遍实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此后日本进行相同性质的改革是什么?
    材料二中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分别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材料二中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创新?
    材料二中“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指的是什么改革?“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指的是什么改革?两个国家的改革出现了什么不同结果?
    你认为我国在改革中应该注意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仿真试卷(一)
  • 9. 民主和法治见证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科二: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四:

    材料五: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哪个国家?韩非与《汉漠拉比法典》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图一、图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民主法制化的里程不断推进。图一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图三反映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请举两例说明。
    《权利法案》是近代英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材料一中,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材料四图一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这是哪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①处应该填什么?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并评价其历史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 07
  • 10.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如图

    (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