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摘绾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完成下列要求: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变法事件,并概括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中,唐太宗能使“天下英雄人吾毂中”,是得益于什么政策?并指出该政策确立

    的标志。

    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的政策及其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苏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2. 《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经济发展方向促进社会转型的是(   )
    A: 允许土地买卖
    B: 奖励军功
    C: 鼓励耕织
    D: 改革户籍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苏州张家港梁丰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练习试卷 2021.3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表,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发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一法度衡十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材,译述著作,极大的促进了这次变法运动的发展。这次变法的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材等,史称这次改革为   A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等。还积极筹建新式陆海军,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当时中国最大的民用企业)、开平矿务局等。

    材料一中“商君”实行的改革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两项内容即可)
    材料三中   A  出补充完整。
    材料四中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筹建新式陆海军是以什么为口号?洋务派又以什么口号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合考试试卷
  • 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历史地图可以直观的再现历史。如下图反映的历史形势应属于(   )

    A: 西周分封
    B: 春秋争霸
    C: 战国七雄
    D: 五代十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合考试试卷
  • 5. 李克强总理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B: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奖励军功
    D: 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下列变法中的哪一举措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
    A: 建立县制
    B: 军功授爵
    C: 奖励耕战
    D: 承认土地私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 阶段性检测卷(一) 中国古代史
  • 8.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分别写出这两次改革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百姓“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中提到“迁都”后,实行哪一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两位改革家身上都体现了什么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 9. 请依据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图片_x0020_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废除井田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鞅变法的内容?说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二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国古代改革家的事迹,结合你的感受谈谈自己对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