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的内容如下: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科二:如图表所示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商鞅变法开始的时间是哪一年?鼎力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各项内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帝?孝文帝采取了哪些主要汉化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县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递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一。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牌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一中的图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的蜀郡郡守是谁?
    材料二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
    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县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张角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西汉时开通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秦朝的标准货币——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 确立县制
    B: 改革户籍制度
    C: 奖励军功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 灵渠
    B: 驰道
    C: 长城
    D: 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摘自《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荨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治国思想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韩非思想与孔子思想的主要不同之处,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他的这一举措对后世有何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在成都平原发展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也”的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 管仲
    B: 商鞅
    C: 李冰
    D: 李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据《史记》载“商鞅治素,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中考复习卷3
  • 10.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大禹
    B: 商鞅
    C: 李冰
    D: 李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历史中考复习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