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齐桓公采取了哪些措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材料中商鞅列举汤武、夏殷的例子有何用意?
    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人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习总书记引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2.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同学们展开了议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模拟发言,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
    A: 小明:读了“田氏代齐”的故事,才了解了齐国大夫田氏是如何取代齐国国君的
    B: 小梦: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如“长平之战”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
    C: 晓伟:秦国在战争中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逐渐在战争中处于优势
    D: 小琪:战国兼并战争有负面的影响,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交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3. 秦惠文王下令速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商鞅变法违背民意
    B: 商鞅变法深入贯彻
    C: 商鞅变法遇到阻碍
    D: 商鞅变法宣告失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4.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家被消灭,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5.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铁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承认土地私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者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影响在于(   )
    A: 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B: 强化了秦国的中央集权
    C: 使秦国的人口增加,发展了封建经济
    D: 确立了秦国的土地私有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7.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也完成了一项水利工程。关于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A: 防洪排水
    B: 水运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8. 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56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下图判断公元前256年属于(   )

    A: 公元前3世纪前期
    B: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元前2世纪前期
    D: 公元前2世纪后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9. 学者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潸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南水北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秦国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他在开始实行变法时,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先“立木”取信于民,以严明法令。“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是对他令出必行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赞扬。但变法遭到没落奴隶主黃族的反对,最后他被车裂而死。

    材料二:按照在前我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貴族特权。几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谁任用他进行变法?
    材料二中变法内容最能得到哪些阶层的支持?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