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年6月4日《大众日报》

    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进行材料一中大变革改革家是谁?材料反映的是哪项改革的内容?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武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2.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A: 重农抑商
    B: 统一度量衡
    C: 迁都咸阳
    D: 按军功授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使秦国富强起来
    B: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C: 得到了秦国国君的支持
    D: 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战国时期是(    )
    A: 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
    B: 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
    C: 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
    D: 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 使用牛耕最普遍
    C: 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 商鞅变法最彻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

    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

    A: 齐国
    B: 赵国
    C: 秦国
    D: 楚国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8.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是(   )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10.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