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秦
    B: 楚
    C: 齐
    D: 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和县西梁山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材料四: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有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时间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依据材料二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依据材料四,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搬材料原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应该是(    )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六中、新城实验中学、慕远学校等经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商鞅后来在秦国惨遭车裂而死,主要是因为(    )
    A: 地主怕连坐处罚不支持他
    B: 人民反对他的变法
    C: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D: 商鞅想谋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六中、新城实验中学、慕远学校等经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中,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的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松县坝头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小历同学认为:“长城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A: 奖励耕战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 建立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壮志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下列可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联考试卷
  • 10. 阅读有关商鞅变法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七上 中国历史

    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商鞅的理论属哪家学派?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措施是什么?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的措施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句容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