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材料一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材料一中卫鞅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孝公死后,卫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七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D: 《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战国七雄不包括(    )
    A: 齐国
    B: 秦国
    C: 楚国
    D: 晋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他的变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材料三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你认为商鞅变法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卫鞅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变法中哪项内容遭到旧贵族强烈反对?
    根据材料三,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楚
    B: 齐
    C: 晋
    D: 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作用?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罗山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我们七年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永德县人。‘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夏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金堂县又新镇永乐初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秦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内容各举一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