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
材料二:
项目
主要内容
政治
确立 ,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 特权
改革 ,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 , 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 , 允许土地
鼓励 ,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统一
军事
奖励 , 对有军功者授予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特权
改革,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禁止私斗
废除,允许土地
鼓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
材料一: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卫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益强盛。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