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卫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益强盛。

    请回答:

    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一时期哪国的国君?
    根据材料二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秦国的旧贵族,你是否支持变法?为什么?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商君变法”的结局如何?有人说,“商君”被车裂意味着“商君”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赵、魏、齐。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历史上的变法、改革与创新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战国时期各国都掀起了改革潮流,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改革的名称。
    材料一的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如果你是变法时期这个国家的一位农民,你怎么做才可以获得爵位与土地?
    材料一的改革为实现材料二奠定了重要基础,请指出材料二中李白赞扬的历史人物。“秦王”在管理地方政府方面的创新措施是什么?
    请简要评价“秦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禹
    B: 李春
    C: 商鞅
    D: 李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战国时期谁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西汉初年的哪一政策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为提倡教育公平,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务耕织”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他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从材料四和材料五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有何内在关联?我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市高峰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商鞅的变法内容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①改革土地制度  ②推行县制  ③奖励军功  ④重农抑商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2017-2018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7. 秦朝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造的都江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2017-2018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8. 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作用,它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五中2017-2018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 9.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如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心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心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