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下列学说可能深受秦国国君赏识的是(    )
    A: 韩非的学说
    B: 孔子的学说
    C: 孟子的学说
    D: 庄子的学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1月自测试卷
  • 2. 据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什么思想(    )
    A: “仁”
    B: “仁政”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1月自测试卷
  • 3.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无为而治
    C: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 “兼爱”“非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
  • 4.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其中,孟子主张(    )
    A: 无为而治
    B: 民贵君轻
    C: 以德治国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
  • 5.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较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以德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9.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品,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掉闻、机锋进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大辩论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请各写出一位这一时期这些派别的代表人物。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提出“仁”的学说
    B: 提出“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