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以天下为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历史3》

    材料三: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概括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近代思想界为什么提出向西方学习?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的代表性事件?
    同学们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哪些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2.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说“人竭力想规划和控制事件的发展,第一次想恢复或创立一些称心的条件,思想家在盘算人们怎样才能够最好地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以管理和统治,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这一“革新的时代”就是被中外思想家、史学家盛赞的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最能佐证卡尔•雅斯贝尔斯这一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
    A: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B: 百家争鸣
    C: 争霸战争
    D: 焚书坑儒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南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共进,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摘编自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

    ——摘编自狄伯杰《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三:世界一体化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它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个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这个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四: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墨家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
    材料二中,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个洲?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哪些经贸共同体?
    材料三中“这个体系”和“下一轮争夺”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根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殷切的诉求”是什么?
    为实现全球的合作共赢及全球治理体系的进步,中国政府在多个国际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现实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南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

    材料二:

    材料三:

    2020年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摘自《医学之声》

    材料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背景。
    据材料二,概括甲、乙两种文学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文学体裁在各自朝代盛行的相同原因。
    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在中医方面做出了什么相同贡献?结合材料中的数据,谈谈你的认识。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战国时期,齐宣王在齐国都城设立了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一状况(    )
    A: 打破了学术垄断的局面
    B: 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D: 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6.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B: 兼爱非攻,选用贤能
    C: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 主张改革,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7.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下列各学派与其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儒家——以德治国
    B: 墨家——“兼爱”“非攻”
    C: 道家——无为而治
    D: 法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8. 李宏宇经常借用名家语录来拷问历史。下面是他设计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科学家的告白)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潘建伟: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理,启发了量子通信。

    ——据央视网某公益广告

    告白中的结论

    需要填写的史实

    朱枞鹏:中国人很早就探索宇宙奥秘

    (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

    答:

    潘建伟:墨子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答:

    (习主席的文章)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者学派”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第欧根尼同中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倡导类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习近平《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仿照示例,为科学家告白中的历史结论各提供一例相应史实上。
    三位科学家的告白,共同表达了哪些观点?
    习主席阐明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材料中,习主席用哪些史实来阐明这一观点,试列举两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宝城中学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9.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什么?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宝城中学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10.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教育思想的是(    )
    A: 民贵君轻
    B: 温故而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