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徐霞客游记》
    D: 《天工开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县洪河屯乡第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钟南山院士表示,有充足证据证明连花清瘟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中医无用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下面对我国古代医学家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扁鹊——发明了“麻沸散”,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B: 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C: 华佗——编写了《伤寒杂病论》,编创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D: 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B: 明朝的长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C: 宋元时期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瓦子、勾栏兴盛
    D: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等地方戏和其它剧种的优点发展为京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定时作业
  • 4.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明代末年编著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    )
    A: 《资治通鉴》
    B: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5.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全书分成12目,共60卷,其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由此可见,此书(    )
    A: 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B: 是农业生产先进经验的集大成者
    C: 标志着北方农业的成熟
    D: 集中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6. 以下关于明长城的归纳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B: 结构: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C: 特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异
    D: 评价: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家建筑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7. 某同学希望了解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获得有关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相关知识,可以推荐他阅读(    )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8.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在历史上(    )

    ①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②附近建立过许多农牧贸易场所

    ③是各民族交往的组带

    ④曾经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9. 从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加强思想专制的需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10. 北京是我们市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期的都城是在(    )
    A: 秦汉时期
    B: 两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