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从秦朝到明朝再到现在,万里长城历经几千年,至今屹立于中国大地。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的歌词中有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句话比喻(    )
    A: 长城形制结构合理,工程坚固不倒
    B: 历代君主常年据兵驻扎长城,比喻兵强不倒
    C: 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比喻中华民族不倒
    D: 长城沿线因贸易兴起了许多的城镇,比喻交往贸易不能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袭扰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全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平均高7~8米、城基宽6~7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材料二: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7月25日,在北京颁发了证书。2002年10月,长城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天工开物》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在“乃粒”篇中解释了夜间田野孤坟出现的“鬼火”实为“磷火”;在“布衣”篇中提出“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的论道;在“乃服"篇中写道:“人为万物之灵。”

    ——摘编自刘火《<天工开物>的人文精神》

    材料四:17世纪末,此书传入日本,著名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传入欧洲后法国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潘吉星《<天工开物>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根据材料一,指出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理解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从长城的发展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比较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概括中外学者对《天工开物》的评价角度,并结合这两则材料,分析称它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的主要原因。综合材料,谈谈你对《天エ开物》当代价值的认识。
    综合以上探究,请你说说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徴些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3. 下列对明朝科技发展的总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①传统科技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②对我国传统古典科技多创新

    ③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④西方科技开始传入我国,中西合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4. 《农政全书》中,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据此可知此书(    )
    A: 侧重记载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B: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 吸纳了西方科技成果
    D: 关注民生,重视救灾防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 5. 下列作品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MJP七下单元】中国历史单元自主检测卷(五)第三单元(A)
  • 6. 下图是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述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艺术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MJP七下单元】中国历史单元自主检测卷(五)第三单元(A)
  • 7. “长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排千难、战万险,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无穷智慧和雄伟气魄。伟大的民族筑起了伟大的长城,同时也铸起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长城精神。”明朝修筑的长城东西起至点是(    )
    A: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B: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 东起渤海边,西至居庸关
    D: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雁门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MJP七下单元】中国历史单元自主检测卷(六)第三单元(B)
  • 8. 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MJP七下单元】中国历史单元自主检测卷(六)第三单元(B)
  • 9.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面几幅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

    A: 《齐民要术》
    B: 《资治通鉴》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MJP七下单元】中国历史单元自主检测卷(六)第三单元(B)
  • 10. 这部书是明代的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宋应星。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