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桓公”是谁? 材料一说到“管仲相桓公”,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2)在桓公之后称霸的国家中,哪一国与桓公称霸的途径是相同的?给你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开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
    (3)材料二中“卫鞅”指谁?他的主张属于当时哪一思想流派?反映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求?
    (4)概括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5)卫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6)从以上的问答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

    A: 李冰
    B: 刘备
    C: 诸葛亮
    D: 郑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昌吉州阜康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5.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运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昌吉州阜康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6.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曾在长江支流的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概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六辅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

    文中商君指的是谁?他曾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

    他在变法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四个。

    变法对这个国家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做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是(    )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B: 马耕的出现
    C: 牛耕的出现
    D: 骡耕的出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孺子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的是奖励军功。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孺子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商鞅任秦国蜀郡守时,主持修建了闻名天下的都江堰。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孺子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