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出现了一次大变革,农业的深耕细作,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青铜农具大量推广
    B: 新的农作物出现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骨耜的使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  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程……──《汉书•食货志》请回答:

    据材料一说明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据材料二指出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4.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灵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5.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有(  )

    ①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等都有所发展  ②商品活动逐渐活跃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金属货币更多的使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6. 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造福民众。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

    A: 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D: 郑国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 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他的变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的结局如何?有人说,这意味着商鞅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观点吗?为什么? 

    你认为这次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商业的兴盛
    B: 手工业的发展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  )

    A: 伊尹
    B: 姜尚
    C: 李冰
    D: 商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