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商鞅变法发生在(  )

    A: 魏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 “水旱从水,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此水利工程是指(  )

    A: 郑国渠
    B: 灵渠
    C: 广通渠
    D: 都江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3. 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  )

    A: 商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4. 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5.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在(  )

    A: 春秋
    B: 战国
    C: 夏朝
    D: 商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6.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引自李斯《谏逐客书》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对当时的“守旧群臣”打击最大?

    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秦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都江堰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该水利工程主要有哪些功能(  )

    ①军事     ②防洪       ③灌溉       ④水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百兴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其根源在于(  )

    A: 各国兴起的变法运动
    B: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C: 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百兴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