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

    A: 地主阶级的产生
    B: 手工业的发展
    C: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 铁器、牛耕的使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学期综合检测(一)
  • 2. 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    )

    A: 李冰
    B: 李世民
    C: 李春
    D: 李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学期综合检测(一)
  • 3.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失。为此,秦孝公  (    )

    A: 实行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
    C: 推进大一统
    D: 推行汉化政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 4.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下列哪几类人有奖励  (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 6.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

    A: 商鞅变法
    B: 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D: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 7.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 8.

    根据下面的《战国形势图》填出国名。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
  • 9.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1月自测试卷
  • 10. 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

    A: 颁布均田令
    B: 奖励耕战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行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