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时代

    代表人物

    A

    战国

    孔子、屈原

    B

    唐朝

    李白、白居易

    C

    宋元

    苏轼、关汉卿

    D

    明清

    吴承恩、曹雪芹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2.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3.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这反映出孟子主张(    )
    A: “兼爱”“非攻”
    B: 实行“法治”
    C: “无为而治”
    D: “仁政”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井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始皇”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概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5.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明】

    材料一: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

    ——《国史概要》

    【政治文明】

    材料二:

    图11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经济文明】

    材料三:

                  

    图12南宋海船              图13宋代《货郎图》      图14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科技文明】

    材料四: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偏《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并概括其思想核心。
    材料二图11所示制度是谁创立的?这套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材料四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这三项发明具体指什么?据材料四请概述三项发明的重要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6.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 “无为而治”
    B: “兼愛”“非攻”
    C: “以徳治国”
    D: “以法治国”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7.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制度会根据国情不断进行演变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再高高在上,“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哪个国家?韩非与《汉漠拉比法典》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根据材料二,指出它出自英国哪部历史文献?概括颁布这部历史文献的主要原因。“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大门”是指英国由此确立了什么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8. 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9.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如图

    【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 10. 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精神历程中,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    )
    A: 李白、伯利克里、穆罕默德
    B: 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
    C: 孔予、乔达摩·悉达多、耶稣
    D: 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