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主要是当时(      )

    A: 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B: 秦王发起统一中国的战争
    C: 诞生了孔子等精英人物   
    D: 出现了稷下学宫等学术交流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2. 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天民说”,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3.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对孔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张“无为而治”
    B: 提出“春秋无义战”
    C: 主张“兼爱” “非攻”
    D: 要求“为政以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4. 成绩好不必骄傲,成绩差不必气馁,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包含这种辩证法(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墨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5.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     )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6. “三人行,必有我师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它出自(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金刚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7. 读图并回答问题

    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8. 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9.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三: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译自《孟子》

    材料四: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至于西方,十八世纪儒家思想远涉重洋,对欧洲民主启蒙以至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曾经有过正面启发或触媒作用,一度备受颂扬。但随即被贬为无用之物,弃之唯恐不及。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东周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个学派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个学派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

    根据材料三回答孟子的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根据材料四分析,儒家思想对其它国家或地区起到怎样的影响?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
  • 10. 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中体现孟子思想主张的是(     )

    A: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兼爱”、“非攻”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5.5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