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能合一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统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伟大建筑工程是什么?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商贸路线的开通有关?起了什么作用?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的哪一机构,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哪些游牧民族开始迁入中原地区?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
    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统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 3. “朕”在先秦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就是“我”的意思,但自秦朝以后“朕”成了皇帝的专有自称。这一现象体现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 皇位世袭
    B: 皇帝独尊
    C: 皇权至上
    D: 皇权神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如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金乡县胡集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检测试卷
  • 5. 中国银行行徽(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 西周
    B: 秦朝
    C: 秦国
    D: 汉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金乡县胡集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检测试卷
  • 6. 李贽在《后秦记》写到:“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掀翻一个世界的行为”包括(    )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③修筑万里长城
    ④统一文字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金乡县胡集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检测试卷
  • 7.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在长安设太学
    C: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 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金乡县胡集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检测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尽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

    ——《史记·平津候列传》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秦国何时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汉武帝统治时期在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的疆域比秦朝时期多了什么地区?西汉对这一地区实施管辖的标志是什么?是谁最早开辟了通往这一地区的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金乡县胡集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检测试卷
  • 9.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度
    D: 行省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2020年历史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测试卷(1)中国古代史部分
  • 10.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 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右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答出两条即可)
    材料一中“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2020年历史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测试卷(1)中国古代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