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一朝代?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元朝统一了全国且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元朝时我国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的措施是什么?清朝时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了台湾?
    西藏是何时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请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两项。
    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维护国家主权,尽显英雄风采。请举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史实两例。
    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是什么?
    纵观中国历史,结合当前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2020年历史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测试卷(1)中国古代史部分
  • 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中的“秦皇汉武”采取的共同统治的措施是(    )
    A: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B: 统一文字和货币
    C: 焚书坑儒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3.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
    A: 推行郡县制
    B: 统一货币、度量衡
    C: 焚书坑儒
    D: 统一文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4.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这样几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其中“第一次的革命”是指(    )
    A: 商鞅变法
    B: 百家争鸣
    C: 秦统一中国
    D: 陈胜、吴广起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5.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写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 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书
    C: 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6.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架,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土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承秦制”具体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针对材料一汉朝后期出现的问题,汉武帝是如何妥善解决的?
    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派?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材料一、二的措施外,汉武帝在经济上有哪些措施?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
  • 7. 秦始皇给自己修建了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埃及法老也为自己修建了气势庞大的金字塔。大河流域的古代国家能够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    )
    A: 实行中央集权,便于集中人力物力
    B: 帝王都重视墓葬规模
    C: 经济高度发达,建筑技术十分先进
    D: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汉建立之初,国力疲弱,为了求得边境安全,不得不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上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期,国力昌盛,开始大举反击匈奴汉武帝相继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三次大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材料三:见下图。

    鲜卑姓改为汉姓

    拓拔

    拔拔

    长孙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他“耗去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汉与匈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除此意外,这次改革还有哪些内容?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我国从秦汉到魏晋时期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9.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某历史时期示意图

    材料一中A应该填写的最恰当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一是哪个朝代的行政系统简表?它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材料二中,B政权的建立者是谁?C政权的名称是什么?D是哪个朝代?
    请给材料二的示意图拟定一个恰当的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10. 下图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中①、②分别是(   )

    A: 大学士、郡守
    B: 大学士、州长
    C: 丞相、郡守   
    D: 相、州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