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浙江余姚的一处远古居民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在此处遗址,你不会看到(   )
    A: 天然漆
    B: 红底黑色纹饰彩陶
    C: 象牙雕刻
    D: 木结构水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   )
    A: 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B: 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 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D: 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局属初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            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瓯江流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图片_x0020_100001

    A: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会人工种植水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考试(期中)试卷
  • 5. 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
    A: 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 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 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 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考试(期中)试卷
  • 6. “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大汶口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7.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0

    材料二: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百家讲坛》

    材料三: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徳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图二的文字碎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所属的朝代。
    材料二中“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其发生的社会原因。
    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崇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8. 2020年2月14日,袁隆平院士为支援武汉市蔡甸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捐赠的200吨大米运抵武汉。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已知人工栽培稻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黄河中游
    B: 长江中下游
    C: 珠江三角洲
    D: 辽河流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9.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二:我国的铁器使用始于春秋初年。……铁器应用于农业,出现了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开辟更多的“私田”。……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从贵族奴隶主中分化出来的一批地主,……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剥削农民。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命蜀守李冰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材料四: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图1所示的房屋名称是什么?图2所示的房屋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建筑?原始居民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的其他社会变化。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壅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并概括其作用。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无敌于天下的经济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10. 长江流域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原始居民的代表;黄河流域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原始居民的代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