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民办新北郊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民办新北郊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3.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打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涡阳高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的遗物和遗迹。下图中,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     )
    A: 干栏式建筑
    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出土的稻谷
    D: 铜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涡阳高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了“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后,举行探讨“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的课外活动,请你参与。

    【实地参观】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树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

    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趾”(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是“趾”而非“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风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 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下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西安半坡博物馆看到的文物。这些文物距今约多少年?请你依据这些文物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板报展览】开篇序语:河姆渡,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距今约年,一个昭示人类古老之最的地方;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图片展示:。(请列举河姆渡遗址中的三个文物的名称)
    【拓展探究】“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根据上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涡阳高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6.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穗稻“笑”弯了腰。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水稻、粟
    B: 小麦、土豆
    C: 番薯、黍
    D: 玉米、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史部分)
  • 7. 农业是提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中,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号称神农氏,被认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材料二: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考古发现,这一时期浙江余姚的古人类活动最具代表性。这群古人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材料三: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作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材料四: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新法推行了十年,……家家富裕充足。

    材料一中,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谁?和他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另一位传说人物是谁?
    我们将材料二中的古人类被称为什么人?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四,写出“新法推行” 是指中国古代的哪次改革?材料中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内容?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影响?
    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个旧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根据三个关键词判断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关键词1:黄河流域   
    关键词2:种植粟    
    关键词3:半地穴房屋

    A: 元谋人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北京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个旧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三角洲
    D: 辽河流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个旧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10 月 7 日我国长江三角洲受到台风“菲特”肆虐,浙江省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商贸业损失严重。

    ——摘自 2013 年 10 月 9 日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他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用了 9 年的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 ,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摘编自 2016 年统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古堰神功日月长,抚今追昔,传承太守遗风,一江永灌新天府;明时景色山川秀,

    胜境名区,造就烝民乐土,四海同夸小蜀都。

    ——题都江堰市宣化古城门对联

    材料一中的浙江余姚曾发现了古代人类活动的河姆渡遗址。为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河姆渡人在原始农业和房屋样式上各有什么成就?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他治水采取了什么方法?
    材料三中的“太守”指谁?写出由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逸圃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