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 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 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 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 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三)
  • 2.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唐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败,失之于“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被取消,社会主义已经完全蜕变;也失之在“治”,长期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使政府的威信消失殆尽。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而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和苏联内部自我演变结合的合力。可以说,既失之在“制”,也失之在“治”。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5日文章(有删节)

    材料四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五  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习近平

    请回答:

    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其中的两个“制”有什么不同?
    据材料二回答,这个帝国注定 “被打垮”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个帝国进行了哪些“殊死的决斗”?
    据材料三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之在治”的因素是什么?请你写出苏俄或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活动有哪些?
    据材料四和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中央的决策”有哪些?
    材料五中认为如何“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2020年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
  • 3. “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下列历史人物可佐证“暴政腐败则国亡”的是(   )

    ①启   ②夏桀   ③商纣   ④盘庚   ⑤隋炀帝   ⑥雍正帝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③⑥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2020年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
  • 4. 题2图是一位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政权是(    )

    A: 夏朝
    B: 西周
    C: 战国
    D: 秦朝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0年九年级历史返校前适应性线上模拟测试卷
  • 5. 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朝代

    西周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郡县长官中中央任命

    中央节制地方

    A: 早期国家的变革
    B: 中央官制的变化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走向统一的趋势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佛山市南海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 6. 据记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定都在营丘(今潍坊昌乐境内)。该材料表明(    )
    A: 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开发疆土
    B: 周朝通过分封制治理国家
    C: 诸侯在封地内可以进行再分封
    D: 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7. 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并且呈不断加强,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论道:“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神灵得到统一,都设置了郡县,皇子功臣都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天下没有异心,这就是安宁的办法啊。”

    ——译自《史记》

    材料二: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史记》

    材料三:《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

    材料四:取消地方上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并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材料一中李斯指出了西周时期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为克服这一弊病,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对地方诸侯王国采取了哪一举措?
    阅读材料推断,宋太祖在地方设置通判是为了牵制了哪一地方官职的权力?通判与汉武帝时期在地方设置的哪一官职在行使职能上有相似之处?
    “行中书省”最早设立于哪一王朝?材料四是我国古代哪一帝王采取的监控地方的举措?
    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变化趋势?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8.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丞相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9. 《中国历史·先秦卷》记载“此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此既定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 10. 如图是北京房山出土的青铜器“克盉”铭文拓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做匽(燕)的诸侯,管理当地各族。克进驻匽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该铭文拓片可用于研究(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