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所示是四方秦朝印文,联系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

    ①创立了皇帝制度   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考试仿真卷(四)历史试题
  • 2. 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的是(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年一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才告终。

    ——《全球通史》

    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军机处,地近宫廷,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对废除旧制度有决定意义的措施是什么?利于加强中央集集权的是哪一条?

    材料三中所说的“帝国的结构”是指什么?该模式有何特点?

    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下了一道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材料五中的军机处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始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帝国的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七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齐鲁”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5.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此材料反映了(    )

    ①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③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④分封制逐渐瓦解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6. 西周初年,疆域空前辽阔。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是下面的哪一种制度(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度下学期期中九年级历史试卷
  • 7.

    历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与发展,均适应了不同的历史、地理

    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自管理诸侯国,卿大夫也世袭做官……因此弊端越来越多……秦皇消灭了六国……在地方虽然没有了世袭的臣子,但最高统治者仍由皇族世袭。

    ——据清朝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改编

    材料二:选举制度,隋唐时有一大变迁。隋炀帝始设进士科,而其制不详。唐时则设科甚多,其常行的为明经、进士两科……然所考试的东西,虽不足取,而以考试之法论,则确是选举制度的一大进步。

    ——吕思勉《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境外媒体称,林郑月娥当选香港下任行政长官,港澳办发言人表示,林郑月娥符合中央政府关于行政长官必须爱国爱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拥护的标准。

    ——《参考消息网》2017年3月27日报道

    请回答: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凹答,赵翼批评某种制度“弊端越来越多”,这种制度是什么?为革除这种制度的弊端,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在最高统治者的产生问题上,秦朝与古代雅典有何区别?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吕思勉先生评述的是什么制度?

    统治者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制度是“一大进步”?

    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率军队打败侵占荷兰殖民军,收复台湾的将领是谁?图二所反映的史实是中央对哪一地区加强管理所采取的方法?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哪个朝代?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作用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依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到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多少周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中考模拟第二次调研测试卷历史试卷
  • 8. 小明同学在百度图库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如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

    A: 印度种姓制度
    B: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 西周分封制度
    D: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9. 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十分关心的问题,无论是人口增减还是人口迁徙都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古代世界】古代社会人口所处的地域相对固定,但“移民实边”,建立诸侯国时,人口会发生流动,这通常是小规模的。当发生战争时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十国,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世界里,人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赋税的增加。而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将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以人为核心的思潮。──百度

    材料二:【近代世界】马尔萨斯认为产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会导致人口极具增长,欧洲必然会出现“人口爆炸”,但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离开世居地开始大规模的全球移动,当然也有充满血腥的人口迁徙。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地区,通常会成为大国角逐的场所,如近代沙俄和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入侵。──《新人口论》

    材料三:【当代世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这一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法宝,应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人多力量大,热情高,干劲大,才能超英赶美”──﹣毛泽东

    20世纪70年代末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条例》

    2015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摘自十三五规划纲要

    材料一中“诸侯国的建立”和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人口迁徙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人为核心的思潮”和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材料二中“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离开世居地开始大规模移动”的前提是什么?“充满血腥的人口迁徙”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中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人多力量大,热情高,干劲大,才能超英赶美”反映了我国探索时期我党的哪一重大失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经历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的调整,国家的这种政策调整对你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10. 山东省的简称“鲁”,源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联考中考模拟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