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密集区。较大的湖泊多沿大断裂带发育,呈条带状分布。通常高原湖泊演化受气候变化、水循环、入湖泥沙及水生生物残体堆积等影响,形成后消亡较快,但青藏高原湖泊的数量和水量维系较好.近2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整体上呈现扩张趋势,但存在空间差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2000年至2010年湖泊面积的变化以及拉萨、格尔木年蒸发量折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青藏高原众多湖泊的主要成因。
    分析青藏高原众多湖泊得以维系的原因。
    推测2000年至2010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南北部湖泊演变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试卷
  • 2. 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逐渐升高。下图示意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②大规模毁坏森林

    ③人口激增,呼出CO2增多       ④火山喷发,释放大量CO2

    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为减缓二二氧化碳增多趋势,以下的做法可行的是(   )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开展植树造林  ③开发新型能源

    ④开发节电技术  ⑤发展电子商务  ⑥加快城市化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2018年10月,联合国下设专门机构发布了一份针对人类面临的某一环境问题的评估报告。下表是报告中对2100年前后全球环境的部分预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键词

    预测结果

    全球28%的人口可能遭受极端热浪事件影响

    水资源

    全球4亿余城市人口将暴露在严重的干旱缺水环境中

    极端天气

    极端暴雨影响下的洪涝灾害发生风险上升170%

    珊瑚

    全球100%的海洋珊瑚礁发生白化(死亡)

    该评估报告所针对的环境问题是(   )
    为规避极端热浪事件伤害,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减少使用塑料制品②改良建筑材料与结构

    ③调整工作与外出时间④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降温装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五中、九中、十中等16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 4. 米尔恩冰架位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西北海岸,距今已经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100多年前,埃尔斯米尔岛拥有超过8600平方千米的冰架,但到2000年时,庞大的冰架只剩下了大约八分之一,米尔恩冰架是最后一个北极冰架。2020年7月29~30日,米尔恩冰架北部开始分裂(如下图),加拿大北极圈内最后一副完整冰架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导致冰架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如果冰架坍塌现象继续发展,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其中大豆、玉米喜温,小麦喜凉。近3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松嫩平原农业生产发生较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包括(   )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松嫩平原四大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可能缩小的是(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松嫩平原可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①调整作物布局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培育耐旱作物④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其中大豆、玉米喜温,小麦喜凉。近3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松嫩平原农业生产发生较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包括(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松嫩平原可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①调整作物布局②提高机械化水平③培育耐旱作物④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
    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8.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
    “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影响,下列不可能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读北冰洋1978~2005年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反映了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趋势。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各字母:

    A一极冰融化   B-沿海低地被淹   C一毁林   D-燃烧矿物燃料

    ,②,③,④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列举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
    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