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出现了诸多“天坑”。如图示意为“天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推测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天坑”的成因是(   )
    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2021届地理四校联合八省联考前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得孙湾是北冰洋伸入加拿大东北部的海湾,其南部多海拔500米以下的冰碛山地。该海湾水温较低,大部分时间海面封冻。注入哈得孙湾的河流数量众多,径流量较大。左图为哈得孙湾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哈得孙湾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海冰消融时到陆地采食果实充饥。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哈得孙湾拍摄的北极熊照片。近年来,该地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1/4。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哈得孙湾南部沿岸沼泽的形成原因。
    请推测北极熊照片拍摄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哈得孙湾地区北极熊数量减少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新蔡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调研考试试卷
  • 3.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阅读材料,完成12~13题。
    “碳交易”的出现能使(  )

    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 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小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国家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4.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下图为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年度增量分解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92~2012年间,我国碳排放(  )
    导致1992~2012年间我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5.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下图为地表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正或负)相关关系。
    从图乙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效应。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双选)
    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7. 有科学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由9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主要归结于(  )
    大气中CO2含量与日俱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8.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据此完下列小题。

    对图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9. 读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海平面变化曲线图可知,近百年来,海平面出现(  )
    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
  • 10. 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