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最大的湿地之一。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图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对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广元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文综地理试卷
  • 2.

    图1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2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图1                                    图2

    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

    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3. 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截止2016年3月6日,鄱阳湖标志站星子水位低于枯水点位。图为进入枯水期后的鄱阳湖,湖洲变成万亩“草原”。试分析鄱阳湖湖洲变成“草原”的原因是什么?并说明其对周边生态的可能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4.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模型”,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    )

    A: 雨水花园、渗水路面
    B: 下凹式道路绿化带
    C: 湖泊、湿地、坑塘等
    D: 砂土质渗水蓄水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5.

    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下图为我国北方局地某工程建设信息图。读图,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原因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太阳活动频繁          ③水库截留水源       ④矿区大量引水

    ⑤冬季结冰                     ⑥矿区采煤渗漏          ⑦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⑥
    C: ②④⑤⑥⑦
    D: ①③⑥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长郡中学等十三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6.

    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下图为我国北方局地某工程建设信息图。读图,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是(   )

    ①节能减排,防治酸雨、雾霾  ②开发水电、减少煤量 ③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④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A: ③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南长郡中学等十三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 7.

    潜在蒸散量是指大片而均匀的自然表面在水体保持充分供应时的蒸发量,是由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实际蒸发量的理论上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若尔盖湿地各季节潜在蒸散量(mm)的年际变化。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      )

    A: 四季均为波动上升
    B: 冬季变化最稳定
    C: 秋冬差值大于春夏
    D: 总量呈波动上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巴中市南江中学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4地理试卷
  • 8.

    潜在蒸散量是指大片而均匀的自然表面在水体保持充分供应时的蒸发量,是由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实际蒸发量的理论上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若尔盖湿地各季节潜在蒸散量(mm)的年际变化。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预示着该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降水量增加
    C: 气温趋于下降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四川巴中市南江中学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4地理试卷
  • 9.

    读下图“某旅友手绘北京市延庆区野鸭湖湿地自驾路线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野鸭湖湿地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面积达3939公顷。20世纪90年代,由于缺水严重、植被退化、库区污染等原因,野鸭湖湿地一度“鸟”迹罕至。1997年在此地建成北京市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以来,随着引妫水河入湿地和“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实施,湿地重现了多样化植物群落。如今,每年至少十万候鸟在这里繁衍栖息,鸟类种类从233种增加到了295种,野鸭湖湿地成了“鸟类天堂”,被誉为“北京观鸟胜地”。

    从纬度位置看,北京市地处五带中的带;所属气候类型是

    旅友关于野鸭湖湿地自驾游的叙述,可信的有(    )(选择填空)

    野鸭湖湿地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选择填空)

    野鸭湖湿地从“鸟”迹罕至到“鸟类天堂”,北京市采取的主要治理和保护措施有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10.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


    总面积/km2

    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个数

    20世纪50年代

    83400

    2848

    20世纪80年代

    70988

    2305

    减少数量

    12412

    543

    A: 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 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三节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