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标志物种,由于历史上森林过度采伐、经济林种植、土地开垦、开矿采矿和偷猎盗猎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来仅集中分布于中朝俄三国边界线附近。2017年,我国依据东北虎豹集中分布和迁移扩散区划定了总面积1.46万平方千米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专门设立虎豹管理局。公园共划分出五大类功能区域,其中要求镇域临时安全保障区逐步随着虎豹公园的保护建设实施撤村并屯,打通和恢复虎豹迁移廊道。罗子沟镇人口规模较大,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产粮大镇,被设计为国家公园的入口社区,是典型的规划镇域固定安全保障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及功能区域划分如图所示。

    指出影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不同功能区划设置的可能因素。
    分析罗子沟镇设为镇域安全保护区(固定)的区位条件。
    为保障东北虎豹未来扩散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分析镇域临时保护区及扩散保护区应采取的措施。
    说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虎豹管理局进行统筹管理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一群“出走的大象”不经意间成了网红。它们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动养予保护区一路向北,在40余天内行程400多千米。为了寻找这次大象“出走”的原因,某校地理学习小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汇总成下表。

    调查主题

    初步结论

    大象的主要食物

    主要是野芭蕉、粽叶芦等林下草本物。

    西双版纳动养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保护区森林瘦盖率大大增加,草本植物大量演化为木本植物;保护区外轮歇地变为经济林地

    天气变化

    2021年1月始,云南持续干旱。

    推测此次网红象群“出走”的直接原因,并根据调查情况进行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3. 某公园游园步道两旁有成片的草本花卉,有的地方(图中阴影区域)已经花满枝头,有的地方(阴影区域外)却连零星的花朵也没有。经查证,该花名叫金鸡菊,被广泛种植,还能自行繁衍,适应性极强。下图为某公园金鸡菊种植区(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推测金鸡菊的生长习性是(   )
    金鸡菊在我国为外来物种,我国东部地区引种较早。一般为了保证引种成功,会选择与物种来源地气候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进行引种。据此推测,我国东部地区引种的金鸡菊来自(   )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限制金鸡菊的引种,最可能的原因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4.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城。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公园名称

    位置

    ①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③大熊猫国家公园

    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秦岭片区

    ④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省中部

    首批国家公园中(   )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5.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并于2021年8月返回适宜栖息地。下图为局部时间段象群迁移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期间,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
    关于此次亚洲象“离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一群“出走的大象”不经意间成了网红。它们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动养予保护区一路向北,在40余天内行程400多千米。为了寻找这次大象“出走”的原因,某校地理学习小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汇总成下表。

    调查主题

    初步结论

    大象的主要食物

    主要是野芭蕉、粽叶芦等林下草本物。

    西双版纳动养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大大增加,草本植物大量演化为木本植物;保护区外轮歇地变为经济林地

    天气变化

    2021年1月始,云南持续干旱。

    推测此次网红象群“出走”的直接原因,并根据调查情况进行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4月中旬开始,一群被称作“断鼻家族”的野生亚洲象,进行了一场数百公里的长途“旅行”。亚洲象喜欢在森林比较稀疏、草本植物比较多、有水源的地方活动,喜食芭蕉、玉米、棕叶芦等植物,每个种群有一定的栖息地范围。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多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为24.25万公顷,保护区外的土地和当地农民的耕地有重叠。建设初期,大约有170头亚洲象在此生活,如今数量已扩展到近300头。近年来云南森林保护力度加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人们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下图为云南亚洲象保护区分布图。

    推测亚洲象“出走”的原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为亚洲象不再出走提出可行性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卷
  • 8.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完成问题。

    上海市滴水湖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面积5.56Km2,最深6.2m。某研究团队以当地共青森林公园中的湖泊为样本,与滴水湖进行对比观测。该公园的湖泊为人工湖,面积均小于0.2Km2,水浅,种植的水草多,人为活动也较多,但水生高等动物少。研究发现,当地湖泊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与水温、溶解物等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比于春季滴水湖,共青森林公园湖泊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更加丰富。请简述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地理试卷
  • 9. 在城市中栖息着很多野生动物,从城市中心到城市郊区乃至城市与荒野交界的边缘,都有野生动物努力适应着破碎的生境。专家研究发现,部分野生物种在城市的数量快速增加,分布范围也在扩大。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为例,2015年,上海在40余个小区发现了貉的身影,到2020年,上海有貉的小区数量达到150余个。

    在城市中野生动物增加的情况下,说明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途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地理试卷
  • 10. 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地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

    阶段

    主要“关键词”

    1951~1992年

    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

    1993~2020年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

    归纳出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文综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