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液态地膜是一种以有机高分子物质为主要材料合成的新型覆盖产品,在作物生长末期会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将该产品直接喷施于地表,与土壤颗粒发生联结,形成特殊的土膜结构,保温保水。在农作物幼苗出土后,自行穿破液态地膜。山东省某花生试验田首次引进覆膜机,春播时一边大量覆土一边喷施液态地膜,膜在秋收后仍有一定拉力,没有全部破碎,需要人工回收。

    指出与传统地膜相比,液态地膜的优势,并分析该试验田出现问题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联考试卷
  • 2.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无人机植保在新疆农田中得到大力推广。与传统植保方式(拖拉机或人工喷洒农药)相比,无人机植保利用专用喷头和机翼产生的下压风可将农药雾化成更加细小的颗粒,其药液穿透性更强,叶子正反面均能着药,杀虫效果更佳;另外,无人机植保每亩的使用药量和水量也大大减少。研究发现,夏季新疆无人机植保夜间杀虫效果好于白天。

    分析夏季新疆无人机植保夜间杀虫效果好于白天的原因,并指出新疆推广无人机植保能产生的环境效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文)
  •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狼毒是高寒退化草地中主要的毒杂草种类之一。在过度放牧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狼毒在青藏高原退化草地中入侵、扩散,导致优良牧草产量进一步下降,严重阻碍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左图为狼毒示意图,右图示意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群落地上生物量。

    概括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特征,并提出治理高寒草甸退化的合理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月考试卷(一)
  • 4.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下图为丹江口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

     

    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 5. (选修6:环境保护)

    钦州湾滩涂广布,发育有大片的红树林,为小型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林下鱼虾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人们大量砍伐红树林建设鱼虾养殖场,却因死亡率过高连年亏损,不得不放弃。下图示意钦州湾地理位置及红树林景观。

    分析钦州湾毁林建设养殖场后鱼虾死亡率高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21年7月6日至7月11日期间,浙江沿海出现多起鲸鱼搁浅事件,总共有16头鲸鱼搁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鲸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多生活在水深1000-2000m的深海区。鲸鱼对声音非常敏感,依靠回声定位进行捕猎和导航,对水质要求较高。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海滩常有鲸鱼搁浅事件发生。

    推测近年来鲸鱼搁浅事件时有发生的人为原因,并为减少鲸鱼搁浅事件提出可行性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8月考学考试试卷(老高考)
  • 7. 湿地水体强烈的蒸发作用以及湿地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周边空气的相对湿度,加强细颗粒物的自身聚沉作用,从而起到降低大气粉尘含量和增加颗粒物干沉降(不下雨时的沉降)等生态作用。2015—2018年,北京市逐渐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并推出一系列环保举措,使得湿地面积持续增加。图14示意2015年与2018年北京市在城市湿地作用下的大气颗粒物PM2.5干沉降量逐月变化(单位:千克)。


    指出北京市在城市湿地作用下的PM2.5干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定位考试试卷
  • 8. [选修6:环境保护]

    近年来,为缓解能源不足问题,神农架流域部分河流上建起众多小水电站,部分采用引水式电站(如图)河水被大坝拦截后,沿着山体内开挖的引水泂流到下游发电。此类开发模式导致水坝下游部分河段完全断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2018年至今,当地政府对此类小水电进行了清理整改。

    简述清理整改图示引水式电站对M河段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9.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如图)。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 10. 环青海湖牧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年平均气温-4.6~7.2℃,年降水量250~450mm。2007年末总人口42.79万人,人口密度9.6人/km2 , 其中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下图示意该地草场退化、沙漠化面积变化。

    说出环青海湖牧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2届地理8月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