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主要依据是(    )
    A: 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更有利于社会大多数成员实现自身的价值
    B: 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更加平等、和谐
    C: 原始社会末期大规模屠杀战俘的现象基本消失,奴隶主阶级富有人性
    D: 运用国家权力保护私有财产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2.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C: 农民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
    D: 地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3. 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道:“凡是能够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下列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阶级利益而采取的暴力措施有(    )

    ①建立军队、法庭等工具

    ②宣传封建迷信思想

    ③改进劳动生产技术

    ④镇压农民起义运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4.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制度

    ②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提高了效率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他们本身却被剥夺了一切财富和权利,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作“人殉”,妄想让这些奴隶在“阴间世界”伺候他们,守卫他们。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交纳赋税,还要承担国家建设的义务,这就是服徭役。有时,由于贵族官僚、豪门大户恶意圈占土地,广大农民往往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不得不租种豪门大户的土地而接受盘剥。因此,古代农民的幸福程度主要取决于赋税的多少、徭役的多少、土地兼并程度的大小等因素。

    有人认为,虽然农民与奴隶同为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但农民的“幸福指数”要大于奴隶的“幸福指数”。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民的“幸福指数”要大于奴隶的“幸福指数”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6.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有误的是(    )
    A: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人人平等,财产共有
    B: 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C: 原始社会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 原始社会存在人吃人的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7.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氏族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 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借鉴性和有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
    A: 有效需求不足
    B: 生产相对过剩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生产的社会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9. 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这说明(    )

    ①土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②农民因为失去自己的土地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

    ③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

    ④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以获得自己的利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政治人教部编(新教材)课时作业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1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贫困问题持续加剧。美国人口统计局2012年9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的贫困率为1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有4620万。约有1800万个家庭吃不饱饭,其中680多万个家庭在一年中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担心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食品。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出现这种“贫困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的基本矛盾,即(    )
    A: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