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中提到:“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鲁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难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主义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热销的原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施泰因布鲁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2.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血迹斑斑的奴隶贸易、对印第安人的奴役和屠杀、对亚洲进行的鸦片贸易等罪恶的历史事实说明了(    )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展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就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3. 英国工业革命后至今,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多次爆发了局部性的经济危机,还爆发了影响世界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如1922~1929年的经济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等,均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下列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的东西超出人们需求的绝对过剩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④经济危机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前,江苏省川沙县农民马红宝租种地主黄国兴5亩茅草田。租田时黄国兴要他每年交250斤粮食作为地租。马红宝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逐渐使茅草田变成了良田。黄国兴看到昔日的茅草地竟变成了良田,便马上把地租增加了1倍,要马红宝每年交500斤粮食的地租。为了活命,马红宝只好接受地主苛刻的条件,然而,当年不幸遇上水灾,5亩田总共才收了150斤粮食,而黄国兴仍然逼他交500斤粮食的地租。马红宝交不出粮食,黄国兴要他把500斤粮食作为借粮,来年加息还1000斤。这样没过几年,本息翻滚,原来的500斤粮食已变成了8000斤。马红宝交不出这8000斤粮食,黄国兴就串通衙门,把他抓紧监牢活活折磨死了。这一家老小,也一个个被逼死。

    材料二: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企业实行股份制,使工人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如美国,持有股票的人如今已超过五千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的人却占有公司股票的80%。按规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大政方针和经营管理,应由股东大会决定,但公司股票持有人多达三百万,90%以上不可能参加大会,况且,股东的表决数也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股一票。

    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为什么能够残酷剥削农民?马红宝一家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能否表明,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已掌握了一部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5. 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艰难跋涉。下列对原始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决定氏族的一切大事

    ③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我们渴望的理想社会

    ④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6.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财产——出现阶级——出现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
    B: 生产力发展——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阶级
    C: 生产力发展——出现阶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
    D: 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阶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7.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和状态。它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关,也可以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文明与不文明是相对而言的。文明的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由低级走向高级。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其原因是(    )

    ①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奴隶劳动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

    ③土地变为私有财产,私有制的确立

    ④奴隶主和奴隶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8. 关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最繁重的劳动

    ③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④二者都处于蒙昧、野蛮的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9. 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犁的发明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原始社会解体过程(    )

    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

    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

    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

    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 10. 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这种情况反映了(    )

    ①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社会的退步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奴隶主的残酷压迫会遭到奴隶的反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