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C: 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元素
    D: 微量元素含量不多,缺少它们对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铜仁地区铜仁市高一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月份)
  • 2.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 在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NaOH溶液,再加3~4滴0.01 g/mLCuSO4 溶液
    B: 在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滴0.01 g/mLCuSO4溶液,再加0.1 g/mLNaOH溶液
    C: 在2 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入0.1 g/mLNaOH和0.01 g/mLCuSO4的混合液
    D: 在NaOH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2 mL蛋白稀释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3. 表是C,H,O,N,P,S占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65.0

    18.0

    10.0

    3.0

    1.40

    0.30

    以上元素中鲜重百分比明显比干重百分比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元素,由这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形式是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C,H,O.细胞中(化合物)都是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细胞中主要由C,H,O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的化合物中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表中元素中,元素组成核酸.核酸是连接而成的长链.若图表示某DNA分子一条长链的一段,则结构②的名称是 , 组成DNA的基本结构单位只有4种,但其在连成长链时,是极其多样化的,所以它贮存的遗传信息容量非常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4. 【实验探究】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原核生物﹣﹣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Ⅰ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Ⅱ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分别编号为A,B.

    Ⅲ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Ⅳ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

    ①现象: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

    ②现象:A , B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

    ③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结论:

    ④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5. 下列关于实验中有关化学试剂的使用及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可混合使用将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别着色
    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化学组成成分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完全相同
    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时,50%酒精的作用是杀死细胞,利于细胞着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一高高一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 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

    A: 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 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 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 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 7.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含有还原糖,并最终证明了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马铃薯不含淀粉酶.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②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6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

    第三步:6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

    第四步:加热煮沸1﹣2min

    实验结果:A管 , B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8. 关于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鉴定还原糖需要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生物材料,如甘蔗
    B: 不能用苏丹Ⅲ鉴定直接从超市买来的植物油
    C: 蛋白质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
    D: 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9. 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地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做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  )
    A: 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B: 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 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
    D: 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10. 下列各项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理想材料是(  )
    A: 韭菜
    B: 芹菜
    C: 菠菜
    D: 白萝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