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
浙科版
中图版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科版(2019)
年级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
《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
《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3)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概述
选修2 生活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解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 )
A: 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
B: 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C: 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D: 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
A: 少消耗
B: 多效益
C: 可持续
D: 多投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
A: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
B: 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 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
D: 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
B: 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
C: 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D: 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山东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下列关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降低系统总能量利用率
B: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①、②、③
B: 施用有机肥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C: 该模式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基本原理
D: 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各种粪便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补题】第4章人与环境第3节生态工程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是针对下列哪项工程制定的?( )
A: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功能
B: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C: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D: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补题】第4章人与环境第3节生态工程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 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 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 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 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补题】第4章人与环境第3节生态工程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539
14540
14541
14542
14543
14544
>>
14785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