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 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理综生物高考模拟试卷(三)
  • 2. 谷物中淀粉酶活性是影响啤酒发酵产酒的重要因素.某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比较小麦、谷子、绿豆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①谷物的萌发:取等量小麦、谷子、绿豆的干种子,都均分为两份,一份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至长出芽体为止.②酶提取液的制备:分别制备三种谷物的干种子和萌发种子的酶提取液.③反应进程的控制:分别取②制备的酶提取液1mL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加入lmL1%的淀粉溶液,25℃保温5min后,立即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保温5min.④吸光度的测定:在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加热,当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后,用分光光度计依次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度.⑤酶活性的计算:将测定值与标准麦芽糖溶液吸光度比对,计算出淀粉酶活性,结果如下:

    名    称

    小麦

    谷子

    绿豆

    未萌发谷物的淀粉酶活性/U•g﹣1

    0.0289

    0.0094

    0.0074

    萌发谷物的淀粉酶活性/U•g﹣1

    5

    1.7645

    0.0395

    ⑤表格中未萌发的小麦与萌发的谷子这两组能否对比?,原因是
    步骤③中立即将试管在沸水浴中保温5min的作用是,从而避免因吸光度测定先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谷物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升高,其意义是.由本实验可知应优先选择作为啤酒发酵的原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 3.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使β淀粉酶失活的目的.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白粒管颜色显著红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 4.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右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

    ++

    +

    C

    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A的数值为,C的颜色深浅程度(用“+”或“﹣”表示).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写出2种即可).
    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
    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下列不会导致微生物淀粉酶失活的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 5. 某科研小组开展紫外线诱变选育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研究.原始菌株1444粗壮假丝酵母经连续两次紫外线诱变,反复筛选,得到的突变株Z6和Z8.在40℃、pH7.5条件下测定所产脂肪酶活性,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26%、150%.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突变导致脂肪酶活性变化的可能结果有
    科研人员对上述三个菌株所产生的脂肪酶特性进行研究,获如下结果

    实验一:为测定脂肪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科研人员分别取上述三种菌株所产的酶液各20mL,分别与等体积的pH5~9的缓冲液混匀,置于4℃冰箱保存24小时后,将pH调至7.5,再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测定酶的相对活性.结果如图,与原始菌株1444相比,z6和z8的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测定酶的活性的实验温度为℃.

    实验二:分别取上述三种菌株的酶液各20mL,置于50℃恒温水浴处理60min,每隔10min取样一次,测定酶活性,同时测定三个对照组的酶活性并进行比较.本实验目的是,对照组所用的酶液应如何处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 6. 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  )
    A: 设置梯度
    B: 等量原则
    C: 单一变量原则
    D: 重复性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7. 以下是有关酶的两个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表1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lmL

    lmL

    l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O℃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表1所示为探究的实验。
    该实验的正确步骤为(用表2中操作步骤中的序号表示)。

    表2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1

    加淀粉溶液

    2mL


    2

    加蔗糖溶液


    2mL

    3

    加斐林试剂甲

    2mL

    2mL

    4

    加斐林试剂乙

    数滴

    数滴

    5

    加淀粉酶溶液

    lmL

    lmL

    表2所示为探究的实验。
    请修正操作方法步骤中的错误:

                   

                  

              

    该实验结果能否用碘液检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 8. 谷物中淀粉酶活性是影响啤酒发酵产酒的重要因素.某科研小组为寻找啤酒发酵的优良原料,比较了小麦、谷子、绿豆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①谷物的萌发:称取等量小麦、谷子、绿豆三种谷物的干种子,都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浸泡2.5h,放入25℃恒温培养箱,至长出芽体为止.

    ②酶提取液的制备:将三种谷物的干种子和萌发种子分别里于研钵中,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研磨、离心,制备酶提取液.

    ③反应进程的控制:分别取②制备的酶提取液1mL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加入lmL1%的淀粉溶液,25℃保温5min后,立即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保温5min.

    ④吸光度的测定:在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摇匀、加热,当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后,用分光光度计依次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度.

    ⑤酶活性的计算:将测定值与标准麦芽糖溶液吸光度比对,计算出淀粉酶活性,结果如表:

    名称

    小麦

    谷子

    绿豆

    未萌发谷物的淀粉活性/U•g﹣1

    0.0289

    0.0094

    0.0074

    萌发谷物的淀粉酶活性/U•g﹣1

    5

    1.7645

    0.0395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
    步骤②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步骤③中立即将试管在沸水浴中保温5min的作用是 . 避免因吸光度测定先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歩骤④“?”加入的试剂是
    实验结果表明,谷物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 , 其意义是
    本实验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应优先选择作为啤酒发酵的原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8月份)
  • 9.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 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 10. 如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⑧处应是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