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⑦耻学于师/不耻相师
⑧圣益圣,愚益愚 ,
⑨小学而大遗 ,
⑩位卑则足羞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节选自《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 今义:比喻怀人的党羽,多含贬义。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请赏析这句话。
请分析《师说》这一段的论证结构。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