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完成题目。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u8bd7u4e2du4ea4u4ee3u675cu752bu201cu6068u522bu201du7684u80ccu666fu8bd7u53e5u662fu54eau4e24u53e5uff1f

    u8d4fu6790u9888u8054u201cu601du5bb6u6b65u6708u6e05u5bb5u7acbuff0cu5fc6u5f1fu770bu4e91u767du65e5u7720u201du3002

    u9605u8bfbu5168u8bd7uff0cu8bf4u8bf4u4f5cu8005u5728u8bd7u6b4cu4e2du6240u8868u8fbe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3002

    u5728u8fd9u9996u8bd7u4e2duff0cu8bd7u4ebau7684u201cu6068u201du5305u542bu4e86u51e0u5c42u542bu610fuff0cu8bf7u7ed3u5408u5168u8bd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6e05u4ebau6c88u5fb7u6f5cu8bc4u8bbau8fd9u9996u8bd7u7684u9888u8054u65f6u8bf4 u201cu82e5u8bf4u5982u4f55u601duff0cu5982u4f55u5fc6uff0cu60c5u4e8bu6613u5c3du3002u2018u6b65u6708u2019u3001u2018u770bu4e91u2019uff0cu6709u4e0du8a00u795eu4f24u4e4bu5999u201du3002u4f60u662fu5426u540cu610fu8fd9u79cdu8bf4u6cd5uff1fu4e3au4ec0u4e48uff1f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2. 诗《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共写了六种景物:。分别用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3. 《登高》中作者所绘了一幅,溶铸了诗人、​ 的情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4. 近体诗又称,是唐代形成的的通称。律诗分为。每首四联,依次称为;每联两句,上句称为;下句称为;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句都要押韵,可押可不押,一般押,一韵到底;中间必须对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5. 《登高》后四句的抒情议论。第三联从着笔。由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6.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 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 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7.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 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 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8. 杜甫,字,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主义诗人。他的诗在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的深度和广度上,是任何一个诗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他的诗被称为,他被称为。在艺术上,他的诗叙事、抒情委曲婉转,掩抑收敛,形成了的独特风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9.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
  • 10. 与《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环珮空归月夜魂”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昭君不惯胡沙远                      ②但暗忆江南江北

    ③想珮环月夜归来                      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