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对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势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路,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A: 诗歌于雄壮的自然图景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和致密的理趣,实现了情、景和理的完美交融。
    B: “力”是全诗的诗眼,象征着“五四”的时代精神,表现出了积极昂扬的斗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C: 诗人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营造了壮阔恢弘的意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D: 本诗形式自由,句式的长短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节奏鲜明,排比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2.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的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句式运用上有何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4. 下列有关课本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反对党八股》逐条剖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既各有重点,又互有联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文章大量使用比喻,多处使用排比,都显示了毛泽东高超驾驭语言能力。
    B: 《拿来主义》首先将不同现象进行归类,从批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到确立“拿来主义”的观点,步步深入,破立结合。
    C: 《红烛》这首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的对反动派的劝诫:不怕牺牲,无私奉献。
    D: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句式自由,节奏鲜明。诗人以大胆的想象营造了壮阔、恢弘的意境,表现了进取乐观的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5.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女神》中富有时代性的一首新诗,诗人采用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想象奇特,情感激越,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B: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他的《归园田居》(其一)平淡舒缓,善用白描,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景。
    C: 通讯有记叙文的特点,可以记叙描写,有人物和事件;又有新闻的特点,必须真实,有时效性。所以在通讯写作时,作者往往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D: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作为文人五言诗滥殇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6. 阅读郭沫若的《静夜》,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u4e0bu5217u5bf9u8fd9u9996u8bd7u7684u7406u89e3u4e0eu8d4f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f60u8ba4u4e3au7b2c2u8282u5c3eu53e5u201cu6015u4f1au6709u9c9bu4ebau5728u5cb8uff0cu5bf9u6708u6d41u73e0u201du662fu5199u5b9eu8fd8u662fu60f3u8c61uff1fu8fd9u4e00u53e5u5bf9u5168u8bd7u8d77u5230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
    u6309u7167u300au9759u591cu300bu7b2cu4e00u8282u7684u683cu5f0fuff0cu4effu5199u4e24u53e5u5c0fu8bd7u3002u8981u6c42u53e5u5f0fu6574u9f50uff0cu8bedu610fu534fu8c03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7.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鉴赏点:赏析诗歌的想象艺术

    郭沫若《女神》中丰富奇特的想象堪称当时诗坛一绝。请简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想象的运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8. 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一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红烛》节选)

    u4e0bu5217u5bf9u4e24u5219u6750u6599u76f8u5173u5185u5bb9u7684u5206u6790u4e0eu6982u62ec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
    u4e0bu5217u5bf9u4e24u5219u6750u6599u827au672fu7279u70b9u7684u7406u89e3u4e0e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9. 结合写作背景,谈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沫若的诗集《红烛》是中国新诗奠基之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中“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是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表现。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作。
    C: “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等人的作品所具有的风骨遒劲、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曹操《短歌行》即体现了这一风格。
    D: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