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厚积成语。

    ①如果时间倒流回到过去,你会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吗?

    ②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肝脑涂地我也在所不惜

    ③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令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都刻骨铭心

    ④厂长力排众议 , 提拔了年轻的小李担任技术负责人。

    ⑤他虽然衣着朴素,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释义】

    ①义无反顾:

    ②在所不惜:

    ③刻骨铭心:

    ④力排众议:

    ⑤鹤立鸡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调(kǎn)         奇(bā)         原(hé)       拟南(jiè)
    B: 收(liǎn) 写(zhuàn) 定(jiàn) 脑血(yì)
    C: 悲(càng)          然(jiá)           担(dāng)       毛房(pēi)
    D: 跌(dàng)          拒(wǎn)         屋(jǐ)           超负(h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使中国率先实现培育“超级稻”的目标。
    B: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C: “汕优63”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约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D: 袁隆平对于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袁隆平有一句话____________很广,他说,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里。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他真的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科研上了。

    ②假疫苗不仅侵害接种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势必要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戒来_________疫苗安全。

    ③____________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________________,只要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 流传    保卫    如果    多么
    B: 流传    捍卫    既然    那么
    C: 留传    保卫    既然    多么
    D: 留传    捍卫    如果    那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⑴拟南芥,一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①________。

    ⑵钟老师对推敲文字乐在其中,他会忽然在吃饭时得意扬扬告诉大家他的译法,②________,他也会欣然接受。

    A: ①全世界有众多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②当然偶尔会被我们反驳
    B: ①全世界有众多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②当然偶尔我们会反驳
    C: ①有众多全世界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②当然偶尔会被我们反驳
    D: ①有众多全世界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②当然偶尔我们会反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6. 辨识字形。

        馑    贬    蘖

        谨    砭    孽

        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7. 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李素丽、许振超、郭明义……这些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人的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

    u7b80u8981u6982u62ecu201cu52b3u6a21u7cbeu795eu201du7684u4e94u4e2au4e3bu8981u7279u6027u3002
    u7528u4e00u53e5u8bddu6982u62ecu5b66u4e60u52b3u6a21u7684u610fu4e49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8. 识记字音。

    ①田

    ④分

    ⑥花

    ⑦稻

    ⑧一

    ⑨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9. 辨析词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 10. 下面一段文字是网友的评论,你读后有什么见解?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78岁的袁隆平院士驾驶奔驰敞篷车开向试验田?这不可能。近日,在湖南车展现场,袁院士仅多看了两眼奔驰SLK3000K,网络上就直接将该车划到了袁老的名下,最后更是演变成“袁老拥有几辆豪车”。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老人根本未曾也没有计划购进该款价值68.8万的奔驰,而且,老人“家里”的六七辆车都很普通,分属其子女所有,“袁老自己只有一辆”。面对袁隆平“家里已经有了六七辆车(注:实际上是包括子女在内共有六七辆车,此为网友误读)”的坦言,网友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支持。袁隆平自己也曾坦言:“坐奔驰宝马车,耀武扬威有什么意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