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学生李××写了一篇论文,想向一位慕名已久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他就给王编辑写了张便条。便条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但不幸您不在家。我把拙文《<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一向有写作雅趣,学习之余,偶有所得,自觉错处颇多,但苦于自己不能斧正。您是本市研究《诗经》的大家,望工作之暇不吝赐教,修改润色。

    此致

    编安!

    ××市第一中学高一(2)班李××

    ××年8月1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6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试卷
  • 2. 王建的《田家行》也是一首描写农事、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结合课文两首描写劳动的诗歌一起阅读,可看到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也能体会不同作者在不同诗中寄寓的情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u4e0bu5217u5bf9u8fd9u9996u8bd7u7684u8d4f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540eu4ebau8bc4u4ef7u8fd9u9996u8bd7u6b4cu201cu7acbu610fu7cbeu5de7uff0cu8bbdu523au6df1u523bu201duff0cu8bf7u7ed3u5408u5168u8bd7uff0cu5bf9u6b64u52a0u4ee5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点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6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试卷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u300au8bd7u7ecfu300bu4f7fu7528u8d4bu3001u6bd4u3001u5174u624bu6cd5uff0cu672cu8bd7u4f7fu7528u7684u624bu6cd5u662fu3002u540cu65f6uff0cu8fd8u91c7u7528u4e86u624bu6cd5uff0cu7ed9u4ebau4e00u5531u4e09u548fu4e4bu611fu3002

    u8fd9u9996u8bd7u751fu52a8u5730u8868u73b0u4e86u91c7u96c6u91ceu83dcu7684u52b3u4f5cu8fc7u7a0bu3002u8fd9u79cdu8fc7u7a0bu5728u8bd7u4e2du662fu600eu6837u5177u4f53u8868u73b0u51fau6765u7684uff1f

    u524du4ebau8bfbu8fd9u9996u8bd7u8bf4uff1au53cdu590du8bbdu548fuff0cu201cu81eau7136u751fu5176u6c14u8c61u201du3002u4f60u8bfbu8fd9u9996u8bd7uff0cu773cu524du51fau73b0u4e86u4ec0u4e48u6837u7684u666fu8c61uff1fu8bf7u6982u62ecu63cfu8ff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 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代指酒。
    B: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 阡陌: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D: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人们称为“山水诗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5. 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为中心句,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 200字左右的文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6.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羁鸟恋旧林
    B: 契阔谈讌
    C: 榆柳荫后檐
    D: 慨当以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7.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 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
    C: 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 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8.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隐逸文化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存在很大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隐逸文人在自然审美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①②⑤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9. 按要求填写句子。
    u300au5f52u56edu7530u5c45uff08u5176u4e00uff09u300bu4e2du5199u8bd7u4ebau6446u8131u5b98u573auff0cu6700u7ec8u56deu5f52u7530u56ed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
    u300au5f52u56edu7530u5c45uff08u5176u4e00uff09u300bu4e2duff0cu6307u51fau8bd7u4ebau7684u672cu6027u662fu70edu7231u7530u56edu751fu6d3b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
    u8bd7u4e2du5199u8bd7u4ebau5f52u53bbu540eu7684u751fu6d3buff0cu4e0eu201cu65e0u4e1du7af9u4e4bu4e71u8033uff0cu65e0u6848u724du4e4bu52b3u5f62u201du6709u5f02u66f2u540cu5de5u4e4bu5999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
    u8bd7u4e2du8fd0u7528u6bd4u55bbu624bu6cd5u8868u660eu81eau5df1u538cu5026u5b98u573auff0cu5411u5f80u7530u56edu751fu6d3b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10. 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
    B: “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
    C: “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 “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