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一个度假山庄名为“渊明山庄”,其设计布景,真切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鸡等。请你写一段赞美“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文采,80字左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u4e0bu5217u5bf9u8fd9u9996u8bd7u7684u8d4fu6790uff0cu4e0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8fd9u9996u8bd7u5728u8868u8fbeu60c5u611fu7684u65b9u5f0fu4e0auff0cu548cu300au5f52u56edu7530u5c45uff08u5176u4e00uff09u300bu6709u76f8u4f3cu4e4bu5904u3002u8bf7u7ed3u5408u5177u4f53u8bd7u53e5u8fdbu884cu5206u6790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3. 下列加粗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譬如朝露,去日
    B: 我有嘉宾,瑟吹笙
    C: 月明星稀,乌鹊
    D: 开荒野际,守拙归园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4. 下列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异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短歌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人才的渴求;《归园田居(其一)》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B: 《短歌行》为四言古诗,两字一顿,古朴凝重,感情强烈;《归园田居(其一)》为五言古诗,充满田园气息,风格清新自然。
    C: 《短歌行》运用了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归园田居(其)》则运用了比喻、白描等艺术手法。《短歌行》中的比喻以明喻为主,《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比喻全是暗喻。
    D: 《短歌行》抒情委婉含蓄,诗人的情感隐含在比喻和典故中;《归园田居(其一)》所用词语感情色彩比较明显,所抒之情非常明白。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 5. 下列对《短歌行》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B: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C: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D: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 6. 下列对《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 , 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u4e0bu5217u5bf9u8fd9u9996u8bd7u7684u8d4f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949fu5d58u8bc4u66f9u64cdu4e4bu8bd7uff1au201cu66f9u516cu53e4u76f4uff0cu751au6709u60b2u51c9u4e4bu53e5u3002u201du8bf7u7ed3u5408u672cu8bd7u7684u201cu60b2u51c9u4e4bu53e5u201du5206u6790u8bd7u4ebau7684u60c5u611f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 8. 下列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即使是曹操那样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要感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说:“   甲   。”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酒果真能解忧吗?忧与愁,都在心底。酒落在胃里,只能引起一时的幻觉,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   乙   ”,还是李白讲得对!看来,李白才是最资深的酒徒。

    A: 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B: 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C: 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D: 甲: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 9.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有杜康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B: 青青子     衿:衣服的交领。
    C: 瑟吹笙     鼓:弹奏。
    D: 山不高     厌:厌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 10. 根据要求默写句子。
    u300au77edu6b4cu884cu300bu4e2duff0cu8fd0u7528u6bd4u55bbu7684u624bu6cd5u611fu6168u4ebau751fu77edu6682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
    u4ee5u4e4cu9e4au5357u98deuff0cu65e0u679du53efu4f9du6bd4u55bbu5728u4e09u56fdu9f0eu7acbu7684u5c40u9762u4e0buff0cu6709u4e9bu4ebau624du72b9u8c6bu4e0du51b3uff0cu5f77u5fa8u4e0du77e5u4f55u53bbu4f55u4ece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uff0cu3002
    u8fd0u7528u5178u6545uff0cu4ee5u5468u516cu81eau6bd4uff0cu8bf4u81eau5df1u4e5fu6709u5468u516cu90a3u6837u7684u80f8u895fuff0cu4e00u5b9au4f1au70edu5207u6bb7u52e4u63a5u5f85u8d24u624duff0cu4f7fu5929u4e0bu7684u8d24u624du90fdu5fc3u60a6u8bdau670du5730u5f52u987au81eau5df1u7684u8bd7u53e5u662fuff1auff0cu3002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