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节选部分是如何表现焦裕禄形象的?

    焦裕禄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这涝、沙、碱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多少年啊!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2. 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分析下列语段的语言特色及其艺术效果。

    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战胜灾害,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的错误。要想战胜灾害,必须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

    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干部都参加了这场战斗。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说完就背着干粮,拿起雨伞和大家一起出发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3.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为什么要细细交代焦裕禄实地考察的情况?

    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张了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等他们赶到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看见焦裕禄就吃惊地问:“一片汪洋大水,您是咋来的?”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就坐这条船来的。”李广志让他休息一下,他却拿出自己画的图来,一边指点着,一边滔滔不绝地告诉李广志,根据这里的地形和水的流势,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开一条河,再从哪里到哪里挖一条支沟……这样,就可以把这几个大队的积水,统统排出去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4.     李广志听了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焦裕禄同志的领导工作,竟这样的深入细致!到吃饭的时候了,他要给焦裕禄派饭 , 焦裕禄说:“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说着就又向风雨中走去。

      这一段中如何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焦裕禄的形象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5.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赏析“13天”“250毫米”“11万亩”“22万亩”这些数字的效果。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就在兰考人民对涝、沙、碱三害全面出击的时候,一场比过去更加严重的灾害又向兰考袭来。1963年秋季,兰考县一连下了13天雨,雨量达250毫米。大片大片的庄稼汪在洼窝里,渍死了。全县有11万亩秋粮绝收,22万亩受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6. 这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焦裕禄的房子里,电灯也亮了一夜。
    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挨门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焦裕禄说:“同志们,你们看,这场雪越下越大,这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他们的心飞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大家立即带着救济粮款,分头出发了。

    这段文字对塑造焦裕禄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7.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厉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着。那时,他的肝痛常常发作,有时痛得厉害,他就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高唱《南泥湾》

    找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选段中描写风雪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8. 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节选部分,找出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1964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9. 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概括下列语段的内容及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张钦礼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的悲痛,他望着焦裕禄,鼻子一酸,几乎哭出声来。他带着泪告别了自己最亲密的战友……

    谁也没有料到,这就是焦裕禄同兰考县人民,同兰考县党组织的最后一别。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42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中共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有两位负责同志守在他的床前。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10.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节选部分划线文字运用一系列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这是兰考人民对自己亲人、自己战友的痛悼,也是兰考人民对一个为他们的利益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

    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兰考县的全体党员,全体人民,用眼泪和汗水灌溉了兰考大地。三年前焦裕禄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兰考,这个豫东历史上缺粮的县份,1965年粮食已经初步自给了。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许多队还有了自己的储备粮。1965年,兰考县连续旱了68天,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19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384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