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由36万兰考人民在兰考大地上集体完成了。

    在这句话中,焦裕禄的“文章”指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2. 难点:在新闻写作中,穆青提倡“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请结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对这一方法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3.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4.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这里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历史变迁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5.   《别了,“不列颠尼亚”》中:“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威武之师  和平之使

    周景红

    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作为最大的外国方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02位战士身着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旋律,雄健威武地走过莫斯科红场。

    这次赴俄阅兵人员平均身高达1.88米。有网友说:“中国军人威武之师,颜值爆表,没看够。”也有网友说:“整齐的步伐,挺起的胸膛,在彰显军事力量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中所承担的责任,为维护国际和平所作出的努力。”

    “网友自豪的不是我仪仗兵的高和帅,而是他们肩负的和平使命、承载的国家意志。”三军仪仗队政委刘海明说,仪仗队正逐渐被赋予更多军事外交任务,将国家形象生动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自4月25日抵达莫斯科后,我仪仗兵参加了多次彩排。每次合练,中国军人都给俄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我仪仗方队改变编排行进方式,将步速由每分钟114步调整为116步,将3名分队长调整为并排前行的情况下,依旧达到了帽线、下颌线、枪线、手线、脚尖线、步幅线“六线合一”的标准。

    “仪仗兵的一点一滴都事关民族尊严、国家形象,容不得丝毫失误。”赴俄仪仗方队总教练韩捷说。为确保万无一失,出国前,大到执行任务用的国旗、旗杆和指挥刀,小到一个配饰、一条腰带,他们都做了精心准备。

    出国前,三军仪仗队专门派人赴俄勘察情况,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演练。根据阅兵场地和音乐节奏的不同要求,从单兵动作到排面协同,再到方队合练,一个步骤不减,一个环节不少,一个项目不缺,保证了逐人逐排和整个方队达到最佳水平。

    中俄是二战亚洲和欧洲的两个主战场,为战胜法西斯、开创世界和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次赴俄参加阅兵前,仪仗队还进行了战史学习,专门组织官兵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重点是俄罗斯卫国战争,增进了官兵对任务的理解。他们还专门请来北大教授,教队员唱《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经典歌曲。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 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 /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4月29日,红场阅兵前的一次夜间彩排,我三军仪仗兵首次在行进中高唱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现场一片喝彩声。有的俄仪仗兵激动得眼噙泪花,加入合唱。

    我三军仪仗队和俄军仪仗队曾在墨西哥阅兵期间结下深厚友谊。那是2013年9月,我三军仪仗队第二次赴墨参加阅兵。

    那次任务前一天下午,墨西哥下起了雨。室内训练时,他们这样排列队伍:一名中国仪仗队员,一名俄罗斯仪仗队员,一中一俄混合编组训练。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喊第一个口令“一”,俄罗斯队长马上用俄语喊第二个口令“二”。在两种语言口令的指挥下,这支混合方队的队员,踢起正步来竟很整齐。

    5月6日,俄国防部将特制的金色纪念勋章授予我三军仪仗兵,这既体现了中俄两军的友好关系,也是俄方对我仪仗兵前期合练彩排的充分肯定。

    平时训练,我三军仪仗队坚持的标准堪称世界一流。

    人的步幅有大有小,仪仗兵却要固定在75厘米,并且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人正常的眨眼频率为5至10秒1次,他们却要保持40秒眼睛不眨,确保面对外宾时“神采奕奕”;1.65公斤重的指挥刀,要在8秒内连续完成拔刀至入鞘的7个动作,难度超乎想象……

    练挺拔军姿,他们腰别木制T型架,贴着墙根练站立,对着镜子练仪表;练眼功,他们经常迎着阳光、盯着灯光、瞄着火光练,练到双眼风吹不眨、沙打不迷、虫叮不闭,行注目礼3分钟不眨眼;练正步,他们绑着4公斤重的沙袋,一踢就是成百上千次,有人精确计算了一下,“仪仗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来,3年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大国有威仪,和平有底气。”李本涛说,世界许多民众对中国军队并不是十分了解,我仪仗兵走出国门参加阅兵,不仅成为世界民众近距离观察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窗口,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让世界民众感知中国军队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能力。

    (选自2015年《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题目:第一段在新闻中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7.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

    近日,猪肉价格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有网友调侃“二师兄”的身价已经超过师父了。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猪肉价格为何上涨?主要原因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持续下滑,猪肉市场供给偏紧。此轮猪价上涨还受到周期性因素影响。去年年中,猪价跌至周期低点,随后猪价开始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为了保障猪肉长期稳定供给,今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稳市场。一方面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疫区已全部按规定解除封锁,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加快恢复生猪养殖主体的积极性,加快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组合拳”集中发力,猪肉市场总体稳定,市场肉类供应有保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8. 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概括下列语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这种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把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放在一个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之上。大家都觉得方向明,信心足,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9. 阅读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一段语句,体会并思考文中加点的两个“最后”的含义。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
  • 10. 《别了,“不列颠尼亚”》中“蒙蒙细雨”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别了,“不列颠尼亚”